12月30日,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SEE 基金会)和明善道在京举办2024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成果发布会,更新中国环保公益组织名录,发布《2024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报告》。
这是2022年发起的“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项目连续第三年发布名录与报告。连续三年的数据,揭示了环保公益行业发展新常态,其中,今年特设的“塑料污染治理议题专题调研”,是国内首次针对塑料污染治理领域环保公益组织总体规模与发展现状的摸底,为公益环保行业的基础调研工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本次调研继续坚持“多方协作、共创共享”的原则,在全国21家枢纽组织的积极协助下,更新编制了2024中国环保公益组织名录,并收集到415家环保公益组织的工作领域、收入、人力资源状况等信息。
通过3年连续对比和数据汇总,最终,相较于2022年名录(收录2753家)、2023年名录(收录5209家),2024年中国环保公益组织名录共收录5272家组织,其中,社会组织2994家,相较于去年增加42家,工商注册类组织446家,相较于去年增加9家,其他注册形式机构(如事业单位、律师事务所等)85家,备案的高校社团232家,未注册的组织1515家。
“从2022年收录2753家、2023年收录5209家,到2024年收录5272家,名录的扩大并不一定是环保公益组织的增加,而是报告更多地挖掘了信息。可以想象,随着报告的延续和积累,对于环保公益组织基本情况的把握会越来越接近于真实。”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毅表示。
“这是我们在探索如何做有价值的行业基础设施上迈出的扎实一步。”明善道总裁赵坤宁表示,三年来,项目不断完善和丰富架构,形成了名录完善、问卷调查、专题研究、数据B体育官网 B体育网址库建设的调研结构。在近50家枢纽组织的协力下,已收集近千家活跃环保公益组织的运营信息,基于数据积累剖析行业发展趋势,并推出县域环保公益组织发展现状、塑料污染治理议题环保公益组织发展现状等专题调研。
然而,环保公益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SEE基金会秘书长杨彪表示,从调研结果来看,我国环保公益组织在数量上持续增长,业务领域日益广泛,专业性也在不断增强。“我们需要继续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更加有效的支持和发展模式,为环保公益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杨彪说。
王晓毅强调:“这份报告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会日益凸显,因为报告所提供的许多数据具有唯一性,是不可重复的。”
第一个发现是,受访组织近1/3是志愿服务组织,成为环保公益行业不容忽视力量。数据显示,415家受访组织中131家为已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占比约32%,位于全国23个省级行政区,包括专注环保的志愿服务组织、大型综合性志愿服务组织、县域志愿服务组织等,既包括民政登记的社会组织也包B-sport B体育官方网站括未登记的团队。
第二个发现是,受访环保组织的工作领域三年来趋稳,形成“生态保护与修复”议题、“公众宣传倡导”手法为主格局。调研采用环境资助者网络(CEGA)2022年版环境资助项目工作领域分类(包括共九大类一级工作领域和 50个二级工作领域),结果发现,年均有约一半受访组织将“公众宣传倡导”列为首选,约90%的组织将其列为首选或次选;年均有超过20%的组织以“生态保护与修复”为首选,约60%将其纳入首选或次选。
此外,在“气候变化”和“污染防治”议题上,调研分别呈现“不断攀升”和“有所回落”趋势。数据显示,2024年工作领域涉“气候变化”组织(包括首选和次选)占比首次达30%大关,较往年增加5个百分点,其下所有二级领域均上涨。而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达成阶段性目标,业务涉“污染防治”组织(包括首选和次选)由2022年的33%下降至2024年的30%。
第三个发现是,三年来,工作涉及公众行动/意识倡导、可持续能源、气候适应、企业绿色行动等领域的组织增幅明显,而生物保护与修复议题下涉及“物种、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组织有所下降。值得一提的是,与行业建设与发展相关的人才培育降幅最大,彰显了资源紧张的大趋势。
第四个发现是,受访组织中低收入区间组织减少的同时,“第一梯队”保持稳健。在今年的受访组织样本中,上年收入中位数15.83万元,高于去年和前年调研的10万元。而年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高收入区间组织数量(94家),基本持平于去年的109家和前年的94家,占比达23%,专职人员规模5人以上组织占比连续3年保持22%。“这表明,经过30多年发展,中国环保公益行业已培育出近百个组织组成的‘第一梯队’,包括深耕各个领域的专业化成熟组织,显示B-sport B体育官方网站出高度韧性。”赵坤宁告诉记者。
第五个发现是,个人捐赠/个人购买服务为首要收入来源组织占比攀升至24%。3年来,国内基金会资助和政府购买服务始终是受访环保组织第一位和第二位收入来源。但以个人捐赠或个人购买服务为首要收入来源组织占比,由2022年的19%到2023年的20%,再到2024年的24%,二者之和今年首次超过以政府购买服务为首要收入来源的组织占比(21%),显示公众正成为环保公益组织越来越重要的收入来源。
合肥市善水环境保护发展中心张登高对个人捐赠和个人购买服务的增长感到惊喜。“这些数据量的增加显示了公众对社会组织价值的认可,这个增长趋势也增强了我推动事情向前发展的决心,希望能够吸引更多本地资源成为支持者。”张登高说。
数据显示,当前,受访组织对于传播普遍重视,今年66%的受访组织提供了传播信息,相比去年高11个百分点,主要传播渠道包括微信公众号/视频号(66%)、微博(15%)、抖音(14%)。
为了摸底国内在塑料污染治理议题上开展行动的环保公益组织的总体规模和发展现状,了解国内环保公益组织在塑料污染治理议题上开展过的具体行动,帮助行业内支持方更好地B体育官网 B体育网址为环保公益组织在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提供支持,今年,中国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调研特设“塑料污染治理议题环保公益组织现状观察”专题调研。
通过问卷调研和枢纽方访谈,调研共得到117家参与塑料污染议题组织的相关数据。调研发现,受访组织在塑料污染议题上普遍以3R原则为核心策略,主要关注餐饮、零售、校园等领域,在塑料污染治理中充当倡导者、监督者、链接者三种角色,其中最主要的角色为倡导者。
受访组织还指出,筹资困难是塑料污染治理最大挑战;由于议题“跨界”属性明显,涉及政企社多相关方,对于专业人才的要求高,62家组织提到希望寻求“技术指导与培训”,61家组织提到需要 “公众宣传平台与资源”方面的支持。
——建议主管部门开展行业交流和建设,促进专业环保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交流合作。
——建议环境资助方为环保公益组织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助力其在环境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注环保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支持环保志愿服务方案、工具、平台的开发;在塑料污染治理议题上,为环保公益组织提供更多项目机会,支持行业培养塑料业务专才。
——建议环保公益组织增强传播能力,进一步发掘公众捐赠和服务,降低对基金会资助和政府购买服务收入的依赖;加强和志愿服务组织的联动,围绕美丽中国建设、“双碳”等国家战略,拓宽环保类志愿服务内容供给;注重自身信息公开、透明,尤其是年报的公开。
通过连续三年的持续调查,调研已建成中国环保公益组织数据库,并成为近十年来覆盖面最广、参与组织最多的环保公益类调研。
我们的团队人数
我们服务过多少企业
我们服务过多少家庭
我们设计了多少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