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权威发布|治污减排护生态聊城“十四五”生态环保工作交出亮眼答卷—B体育-官方网站

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信息 > 公司新闻

权威发布|治污减排护生态聊城“十四五”生态环保工作交出亮眼答卷

  2024年,聊城市PM2.5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改善20.8%,优良天数比例66.9%,较2020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较2020年减少了6天。今年上半B-sport B体育官方网站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向好态势,综合指数同比改善9.7%,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5天,蓝天白云逐渐成为常态;今年上半年,全市国控断面水质全部达标,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0%;“十四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已提前完成。

  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围绕工地、道路等扬尘源,企业排放等工业源,机动车、非道路机械等移动源,以及燃煤、秸秆等燃烧源,持续开展深度治理,不断提高大气污染源头管控水平。“十四五”以来,共完成1556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深度治理,新增催化燃烧治理设施518台,淘汰光氧低温等离子等低效设备1838台,引导落实错时生产、错时加油、错时施工等季节性差异化管控措施。连续5年实施供暖季公交车免费乘坐政策,实现减排与环保的双赢。在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平台上增加销售端编码登记微信小程序,通过非道路移动机械销售服务网点,开辟销售端编码登记 “十分钟办结” 绿色通道。销售企业完成实名备案后,即可开展销售、编码、喷码 “一条龙” 服务;对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优先审核,大幅提高编码登记效率,使机械在售出时即具备 “环保身份”,有效提升新能源机械占比。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聊城市坚持“保水质、增颜值”的治水总思路,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强力打造集“巡查、监测、监督”于一体的链条监管模式,全力压实属地监管责任。持续开展冬春季水质保障、汛前隐患排查整治、入海河流总氮治理等专项行动,持续做好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省控以上断面连续四年消除Ⅴ类及以下水体。在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河湖颜值水平,望岳湖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美丽河湖典型案例。严格落实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15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每年均能稳定达标。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源头防控,做好全市土壤重点监管企业环境监管,严格实施用途变为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类用地的重点建设用地准入,稳步推进优先监管地块批次管控,强化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地下水国控点位水质保持稳定。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农村污水横流状况大幅减少。提升危险废物环境监管能力,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环境监管,在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开设“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信访投诉举报专栏”,积极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严厉打击非法处置行为,确保全市生态环境安全。

  完善监管体系。探索建立排污许可全链条“一证式”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排污许可执法监管手册、重点行业排污许可执法检查清单。严把准入关,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平方公里,成功创建国家重点区域“三线一单”减污降碳协同管控试点,为项目选址落地提供政策依据。

  优化执法方式。积极推进差异化执法监管,将72家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正面清单并动态管理,充分利用在线监控、用电监控、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十四五”以来,非现场执法检查比例不断提高,目前达到40%以上。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阳谷县成为全省首批县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规范化单位。

  强化能力建设。制定“一河一策一图”并强化演练检验,加强流域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准备。进一步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订工作,目前共备案较大环境风险等级204家,重大环境风险等级46家。组建市级环境应急专家库,提升科学决策水平。出台水、大气、危险废物等生态环境法规,为全市依法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提供重要支撑。

  提升监管质效。投入运行市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已收纳各类数据6.3亿条,每日新增数据近30万条,为全市科学、精准治污提供了强大数据支撑。在全省率先实现污染源质控检查网上办理,实现了对排污单位全方位、无死角监管。建成覆盖全域的“省市县乡”四级水质自动监测网络,实现重点流域、跨界断面实时监控,数据有效传输率达98%以上。在城区主干道、铁路货场建设交通污染自动监测站,实现NOx、PM2.5交通源解析,优化提升了交通污染管控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在周公河湿地聊城智慧环保调度中心和蒋官屯街道张七村建成2座组分超级监测站,解析PM2.5中硫酸盐、硝酸盐等占比,精准锁定工业、扬尘贡献率,逐步实现由“人防”向“技防”转变。

  不断提升环境要素保障能力。建立环境要素指标统筹管理机制,采取市级统筹、提前预支、交易豁免等措施保障建设项目环境要素指标需求。在市级层面调剂相关大气污染物指标保障了山东海创工贸有限公司、山东猛犸新能源有限公司等重点项目建设。在拟关停的蓝天热电发电机组中腾退指标提前预支保障聊城经信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天然气蒸汽锅炉一期项目落地生效。深入推进全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市建设,截至目前,已组织完成7批次排污权交易,助力保障中冶纸业银河有限公司造纸废渣无害化处置项目、山东明大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氰尿酸及衍生产品项目等19个重点项目建设。

  持续推进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积极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推动实施高铁新区水系修复与绿色发展、高唐县“一河两湖”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等EOD项目。茌平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园区成为全省重点支持的生态环保产业特色园区,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实现超过600万吨一般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临清市中小轴承产业集群顺利创建国家级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并成功完成试点任务。

  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联合聊城市外办、聊城大学等市属机构及高校,创新搭建“中国—太平洋岛国绿色发展合作联盟”平台,目前已吸引6个太平洋岛国的20家商协会、重点企业加入,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协同、务实合作”的国际绿色伙伴关系。纳入第三个履约周期的茌平信发、华能热电、鲁西化工等18家发电企业全部完成清缴履约工作。加快推动“无废城市”建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逐年提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和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率均超过95%,生活垃圾实现0填埋,回收利用率达到37.06%,建筑垃圾消纳能力逐步提升,再生资源回收量持续增长,危险废物安全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