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2025年湖北将力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以上—B体育-官方网站

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信息 > 行业动态

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2025年湖北将力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以上

  今年7月,湖北印发了《湖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以上,全面消除因生活污水引起的农村黑臭水体。湖北为什么要制定这个目标?又将采取哪些举措和行动?今天(8月16日),湖北省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行动方案》进行解读。

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2025年湖北将力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以上(图1)

  到2025年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50%以上,全面消除因生活污水引起的农村黑臭水体。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高,长效运行管护机制进一步健全,村庄内“污水横流、乱排乱放”等得到有效管控。

  湖北自我加压,制定目标高于生态环境部下达任务。截至2022年底,湖北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32.39%、自然村(村民小组)为30.75%,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生态环境部下达湖北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为35%,湖北将“十四五”目标定为50%以上(与湖北省强县工程任务目标保持一致),在其他省份不调整“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情况下,预计排名并列全国第8。2022年,湖北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较2020年提高11.6个百分点,若2023—2025年继续保持此提升率,湖北省2025年底行政村治理率可达到50%目标。

  一是全面摸清底数。全面摸清辖区内行政村、自然村(村民小组)、常住和户籍人口、现有处理设施与农户生活污水接入处理设施和资源化利用情况等基础信息,建立清单台账,动态更新。

  二是推进分区施治。衔接落实《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重点治理长江、汉江、清江沿线区域,优先治理水源保护区和城乡接合部、乡镇政府驻地、中心村、旅游风景区等人口居住集中区域以及因生活污水引起的农村黑臭水体所在村生活污水。

  三是推进分类施治。根据地形地貌、人口分布、产业需求、施工条件等,科学确定治理范围和模式。

  四是明确技术工艺。结合区域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模、出水排放去向、水环境现状、经济承受能力、人口流动等实际情况,科学确定适宜的治理技术工艺和处理规模,防止设施难以持续稳定运行。

  五是完善建管体系。结合实际采取城乡一体化、供排一体化、建管一体化等建设方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鼓励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选择法人主体统一负责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探索以正常运行率、出水达标率为量化指标的“按效付费”模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信用体系建设。

  六是强化日常监测与监管。生态环境部门每年对日处理20吨及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抽取不低于20%的设施开展执法监测,日处理100吨及以上处理设施需按季度开展巡查和进出水水质监测。探索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纳入数字乡村建设,通过电量、流量或视频监控等方式进行实时监管。

  七是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有关项目专项资金支持,省级安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以奖代补”专项资金,支持市县政府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专项债券申报范围,鼓励地方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流域综合治理、资源产业开发等相结合,争取政策性银行绿色信贷精准支持。在已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农村地区,探索建立污水处理农户付费机制。

  八是明确部门职责。省生态环境厅牵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省农业农村厅负责农村改厕,加强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衔接。省住建厅负责指导新建住宅预留污水收集或处理接口,将符合条件的农村生活污水接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省水利厅负责推动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共同探索农村供排水一体化收费机制。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等单位,依法依规做好项目审批、资金支持、用地用电等工作。省乡村振兴局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乡村振兴工作计划统筹推进。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为农村污水治理主体责任,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确保目标任务落地落实。

  九是B体育网页版 B体育官网入口推进共同缔造。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引导群众做好源头减量。激发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全过程参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根据地理位置、居民集中程度、地形地貌的不同,湖北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可概括为“3+1”模式,“3”指的是纳入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等三种模式,“1”指的是B体育官网 B体育网址环境管控模式。

  纳入城镇污水管网。该模式是在农村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系统,将生活污水收集并纳入城镇污水管网,输送至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该模式适用于距离城镇较近(3km以内)、人口集中、地形和施工条件都满足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的村庄,项目建成后仅需对污水管网进行维护。

  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主要通过建设集中式(日处理规模≧20吨)处理后达标排放至周边水体。

  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放。主要通过建设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规模<20吨),处理后达标排放至周边水体。单户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排入周边水体的也应纳入统计。建设集中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适用于不具备纳入城镇污水收集管网条件、资源化利用空间有限且易于收集的村庄或农户,将排放的生活污水通过管网收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设施应执行《湖北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管控。管控农户产生的污水经化粪池等简易方式处置后通过环境进行消纳(含资源化利用),不产生农村黑臭水体等环境问题。环境管控以所在村庄不发生污水横流、无黑臭水体等整体环境质量评判,不以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作为考核依据。将“村庄是否存在黑臭水体以及村民满意度”作为环境底线控制,定期对管控村庄实行环境质量监测。当不满足上述要求时,需采用其他的治理模式。适用于环境容量大、居住分散、非环境敏感区、污水不直接排入自然水体或待拆迁、待搬转的村庄。

  《方案》还发布了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分解表和湖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专班组成人员名单。将按照“省级统筹、市级负责、县级实施”的总体思路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并组建专家服务团队,开展宣传培训、现场调研、成果转化、示范B体育网页版 B体育官网入口推广,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对生活污水治理推进不力、进度滞后、问题突出的市县,采取约谈、限期整改、移交问责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