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千日奋战还市民一江碧水中山城镇建成区已基本消除黑臭河涌—B体育-官方网站

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信息 > 行业动态

千日奋战还市民一江碧水中山城镇建成区已基本消除黑臭河涌

  2021年10月26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将“中山内河涌污染问题”作为典型案例通报。面对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累积的这笔生态欠账,中山新一任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水污染治理是中山“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大盘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一子,是没有退路、必须打赢的攻坚战。

  三年来,中山以治水这场万人攻坚的“战役”,重塑了一座城市的“精气神”,以“刀刃向内”的改革,为中山这座工业大市,闯出了一条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新路。经过一千多个日夜的艰苦奋战,中山城镇建成区现已基本消除黑臭河涌,治水核心工程基本完成。

  2021年10月26日,中央环保督察组通报中山治水典型案例当天上午,刚刚到任第二天的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立即到污染河涌现场调研。12月17日,中山召开中央环保督察通报问题整改暨全市水污染治理动员部署大会,吹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的号角。12月26日,在中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上专章部署,把治水作为全市中心工作强力推进。

  中山水系众多、河网密布,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老百姓大多沿河而居,早年因低端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粗放,再加上污水处理基础设施滞后,导致水污染问题十分严重。

  要科学治水,首先要底数清、情况明,找准问题、有的放矢。中山统筹市人大市政协、治水办、专家组等力量,部署用三个月时间摸清全市1041条河涌、1.9万个排口污染底数,找准过去水污染治理成效不明显的问题症结。

  同时,中山开始对治水工程提前开展全面审计,重新估算招标合同、修编未完工项目的可研方案,核减工程投资估算,坚决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投入一分钱见一分钱效果。在审计整改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力量研究治水技术路径,进一步明确了治水目标,全面优化治水方案。明确治水“两步走”目标,第一步实现不黑不臭;第二步通过长效治理,逐步实现秀B体育官网 B体育网址水长清、鱼翔浅底。

  在此过程中,中山统筹应对治水突出问题,把治理重心从“水”转到“污”上,形成了以“控源截污”为核心、“六污同治”的总体思路,协同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厂区改造、小区雨污分流、农业面源治理、城市面源治理,实施“一流域一策”“一河一策”,确保治一条成一条。

  在摸清底数、找准问题、明确目标、优化路径的基础上,中山通过理顺机制、下沉资源,凝聚各方合力攻坚克难。其中,高标准成立落实中央环保督察通报问题整改暨水污染治理工作指挥部,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总指挥,指挥部下设治水办,分管副市长任治水办主任,市治水办牵头抓总、实体化运作,统筹全市资源和力量强化整改攻坚,实现治水“一盘棋”。同时压实镇街主体责任,在落实“河长+治水”机制的基础上,23个镇街均成立了流域治水专班,由各镇街书记担任流域长,镇长和市直相关部门领导担任副流域长,全部签订《水污染治理责任书》,形成“指挥部—治水办—流域专班”三级工作架构。在经费保障上,中山明确由市级财政统筹治水经费,以“没有钱借钱也要治好”的决心和魄力推进水污染治理。

  从2022年5月开始,中山瞄准央督整改目标,以质量优先、安全第一为前提,全面启动大兵团作战,全面压实镇街对治水质量、速度、安全等监督主体责任。全市正在治理的14个流域全面铺开现场施工作业面,治水工程日均投入一线人。

  在保质保量开展治水工程的同时,中山还大力推进“智慧水务”平台建设,织密一张覆盖全流域“治、调、防、救”的水网,全链条智能化监测中心城区污染排放、管网运行、污水处理和防洪排涝情况,实现智能化实时监控管理和流域设施的科学调度,发现问题实时派单,限期B体育官网 B体育网址响应,稳固治水成效。

  中山生产排污企业超三分之二聚集在低效工业园,由于早期的工业园规划滞后、环保配套设施不足,园内大多企业直接向河涌排放废水,导致周边河涌成为劣V类甚至黑臭水体。

  中山坚定不移打赢打好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攻坚战(简称“工改”),从源头上破解治水之困。三年来,全市累计拆除整理超4.3万亩低效工业用地,切实推动“工改”、治水联动攻坚。聚焦重点推进涉污“工改”项目,拆除整理地块566个、涉及用地面积1.44万亩,有力有效减少工业污水排放。执法倒逼规范经营,开展“利剑”涉水排污单位专项执法,对全市5037家涉水排污企业开展全覆盖执法检查,完成整治任务2075个,依法查处落后产能企业122家、违反环境法律法规企业16家,推动涉污企业在“工改”过程中规范经营、达标排污。创新建设“环保共性产业园”,规划建设25个环保共性产业园,将同一产业链的涉污环节集聚起来、统一处理,整个产业园一个排口排放、监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投入50亿元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制定严格的招商门槛,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三年来,中山以没有退路的决心打赢打好治水攻坚战,在组合拳+长效机制的作用下,不少昔日臭水河涌复现水清岸绿景象,人居环境之变赢得市民赞誉。

  金秋十月,南朗街道碧绿的大溪河涌与两旁浅隐在绿树之间的碧道相映成趣,滨河公园里,每日都有大量市民前来休闲。只要不下雨,家住附近的林先生几乎每天早上都会过来跑步。

  “作为本地人,大溪河承载着我们的美好回忆,小时候我经常跟朋友在此摸鱼捉虾。”林先生告诉记者,随着后面污染加剧,大溪河涌的颜色一日不如一日,看着直痛心,“别说过来玩,路过都要捏着鼻子绕道走”。

  据南朗街道水务事务中心主任王华煜介绍,大溪河涌整治前水质为劣V类,重度黑臭,污染来源主要为居民生活污水、工厂废水以及河道内黑臭底泥造成的内源污染。2021年,以控B体育平台 B体育网站源截污工程、活水循环、河道清淤为重点的河涌整治工程全面铺开,当地还同时加快推进村级工业园和旧厂房改造,果断淘汰高污染、低效能的产业企业,实现源头治污。经治理,大溪河现已稳定在“不黑不臭”水平,水质达到Ⅳ类,基本实现治理阶段性目标。随着沿岸绿化带和口袋公园建设相继完成,如今的大溪河沿岸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家门口的环境一天天变好,无论是过来跑跑步还是跟家人一起走走,心里舒坦多了。”说起这两年的改变,林先生不由竖起大拇指。

  记者了解到,治水攻坚三年以来,像大溪河一样发生蝶变的河涌不在少数。数据显示,目前中山全市内河涌水质指数与2021年相比改善48%,一条条昔日臭水河涌已复现水清岸绿,用颜值回应着市民的期待。

  ● 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17座,污水处理能力从央督时123.5万吨/日提升到221.5万吨/日,提升比例为79%。

  ●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从央督时的45%提升到81%;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从央督时的25%提升至88%。

  ● 坚持“清淤、截污、内涝”齐头并进,去冬今春以来累计清淤455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