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仪征市生态环境非现场执法典型案例!—B体育-官方网站

当前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信息 > 行业动态

仪征市生态环境非现场执法典型案例!

  扬州市生态环境系统持续推进执法监管方式创新改革,充分利用污染源自动监测、治污设施用电监控、远程视频监控、无人机“高清可视+B-sport B体育官方网站红外热成像”抵近巡查等科技手段,并配套组建异常线索研判“数据战队”,广泛采取“非现场”和“非现场+现场”执法方式,有力有效提升生态环境执法的精准性和高效性。

  【案例】江苏某肥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案

  2024年5月16日,扬州市仪征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远程研判发现,江苏某肥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废水排放口污染物在线时COD小时浓度均值分别为200.863、182.215、111.356、134.944、218.844、201.78、139.706毫克/升,其中11时、12时、15时数据突然降低,执法人员随即赶赴该公司转入现场检查。调阅该公司废水总排口视频监控发现,2024年4月3日10:50-11:40、13:47-14:30期间,该公司的工作人员将浓度较低的初期雨水通过软管泵,直接抽至废水总排口,与处理后生产废水混合排放,上述违法作业时段和废水排放口COD在线监测数据突降时段构成正向对应关系,该公司以不正常运行污染防治设施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

仪征市生态环境非现场执法典型案例!(图1)

  该公司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九条“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三条第三项“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三)利用渗井、渗坑、裂隙、溶洞,私设暗管,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水污染防治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的规定,扬州市生态环境局对该公司立案查B体育官网 B体育网址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公司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三)通过暗管、渗井、渗坑、灌注或者篡改、伪造监测数据,或者不正常运行防治污染设施等逃避监管的方式违法排放污染物”的规定,扬州市生态环境局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

  本案中,生态环境部门充分运用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对排污单位排污行为进行线上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后第一时间转入现场核查,全面收集固定监控视频等证据,有效保障了案件顺利办理,精准打击了企业逃避监管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本案事实启示,违法排污的蛛丝马迹必然会通过监测监控数据的逻辑矛盾显现,各排污单位务必做到全时主动守法,切实消除各种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