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乡约淮水,实践兴业”乡村振兴促进团开启了为期一周的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团队先后赴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洪泽区、金湖县和盱眙县等四个县区的六个乡镇、街道,面向淮安市打造的3个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培育片区,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的农村污水治理现状,结合自身专业领域,探究污水处理过程中能源消耗与回收的现实路径。
在淮阴区南陈集镇孙庄村和窑厂村,村党支部书记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带领团队实地学习农村分散式污染的治理之道,展现了基层干部为民众排忧解难的务实担当。
走进洪泽区黄集街道,团队在曹圩村村主任引导下,实地参观了村内小型污水处理设施,系统了解污水治理排放现状。队员们围绕乡村污水处理流程、污水收集处理模式的形成原因等核心问题展开提问,村干部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在参观研学中,队员们直观看到了户厕改造、散户接入等“治污细节”的落地。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更真切感受到设施改造升级带来的生活便捷,村民们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以来人居环境的大幅改善纷纷点赞。
团队先后走访南陈集污水处理厂和吕良镇污水处理厂,参观过程中,工作人员结合厂内设施,系统介绍了当前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机制,针对队员们提出的现存不足、改进方向等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交流中,工作人员坦诚指出散户接入集体管网成本过高、少量生活污水直排等现存问题,并介绍了后续预设的改进方案。
在盱眙县天泉湖镇与黄花塘镇,团队与县、镇、村三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座谈交流,深入了解污水处理政策及排污设施在居民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情况。队员们在座谈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多部门协同配合与长效化管理机制的构建,或许是突破现有困境的重要突破口。
调研最后,团队走进淮阴区马头镇码头中心小学和盱眙县黄花塘镇旧铺社区暑托班,结合调研收获,梳理专业知识,课堂上,队员们从污水的来源切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污水对自然环境、动植物及人体的危害,介绍了污水处理流程与再生水利用方式。课程最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了节水问题,并与队员们共同许下“属于我们的节水约定”。爱水、护水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播撒,期待在未来绽放出更绚烂的花朵。
此次活动B-sport B体育官方网站实现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深度融合。队员们循着“调研——学习——反思——行动”的路径,带着专业知识走进污水厂与村落田间,将理论概念与实际设施相对应,从污水治理出发,队员们既为乡村振兴提供了青年视角的独特方案,又在实践中实现了成长,收获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张祺越 高海智 韩宇博)
我们的团队人数
我们服务过多少企业
我们服务过多少家庭
我们设计了多少方案